close

            阿嬤俐落的抱起小瑜,再熟練的將輔助輪椅收進後車廂,熱絡地說聲再見後,結束這天的回診與復健課程,日復一日重複的動作,卻沒有削減她對孫女的關愛與耐心,今年六歲的小瑜,在出生五個月時,因不明原因導致癲癇發作,發作時總讓她無法呼吸、嘴巴發紫、手腳僵硬,只要一跌倒就失去走路能力,一切都必須從支撐身體、坐立、站起、緩慢行走,重新訓練起。堅強樂觀的阿嬤,嘗試各種治療方式,除了固定的抗癲癇藥物外,針灸、中藥、水療、生酮飲食等治療都有試過,雖然效果不明顯,但總是讓她越挫越勇的更加懷抱希望走下去。

          好幾年前,阿嬤就知道有「迷走神經刺激器」這種治療方式,但在費用昂貴無法負擔及醫師建議再使用藥物看看,延遲到去年,在醫師同意及協會補助之下植入刺激器。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,阿嬤積極與醫師配合,固定每星期帶小瑜回診,查看參數是否需要調整、藥物是否合適。她說「旁人看我覺得很辛苦,但這是我甜蜜的負擔。即使她還不會說話,但從發出的嗚嗚阿阿中,知道她在跟我撒嬌、鬧脾氣、肚子餓,中間的默契是別人無法理解的。所以當我看到像小瑜這樣的小朋友,沒有受到好好治療,心裡就會格外不捨。如果怨天尤人沒有用,就要更積極去尋求協助,減輕自己負擔,如社會局、獅子會、疾病相關協會等。」

         阿嬤希望經由藥物及刺激器的治療下,能降低小瑜發作次數、提升生活品質,同時透過積極復健,刺激她開口說話、走路更加穩健,因為不進步就是退步,不積極就是放棄,千萬不要只是躲在家,走入人群,會得到很多資訊、歡笑與淚水,這對於癲癇小朋友,或是照顧癲癇的你我他,都是得來不易的成長與收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 的頭像
   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

    癲癇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

   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