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多發兒的溫馨叮嚀

 

  大腦神經錯綜複雜,手術需要格外審慎評估,並且與醫師保持良好互動,才能開創雙贏的局面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 癲癇治療超過1年,並且使用過多數的抗癲癇藥物後,仍然反覆發作,或是藥物副作用嚴重難以忍耐時,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。然而,腦部的神經網絡連結綿密,並且各自有其重責大任,有些具有重要功能的腦部區塊不能手術切除,此外,手術本身即存在某種程度之風險,不可不慎。

 

    癲癇的手術治療以病灶切除術及胼胝體切開術為主,目的為控制病情,並且不造成病人新的障礙為主。也就是說,如果需進行手術的腦部位置掌管視覺、運動或記憶等重要功能,切除病灶的同時,也會連帶影響該功能,可能造成失明、癱瘓或記憶喪失,就不宜進行該手術。

 

3大常見癲癇手術類型

顳葉切除術(病灶切除術)

    顧名思義,該手術就是直搗黃龍,直接切除癲癇發作的源頭(病灶),術後效果佳,約有6~8成不會再發作。手術之前必需先找出病灶的正確位置,也就是不正常放電的源頭,該源頭以位於不具重要腦功能的部位為首選,比如大腦兩側的顳葉,倘若掌管其他重要腦功能,或是病灶遍及全腦,就不宜進行顳葉切除術。

效果:若能完全清除病灶,癲癇就可得到控制不再發作。

風險:大腦的神經構造相當緊密,病灶若位於神經功能頗為重要的區域,手術時只要稍有疏失,就可能造成腦神經功能障礙。

 

胼胝體切開術

    胼胝體由神經纖維所組成,是左右腦訊息交流的重要管道,負責溝通協調大腦運作。為什麼切開胼胝體可以控制癲癇發作呢?由於癲癇的大發作起因於左右腦不正常放電,也就是說,當位於右腦的神經細胞開始不正常放電,透過胼胝體造成左腦細胞同步不正常放電,同步不正常放電後而導致癲癇發作。如果將扮演橋樑的胼胝體切開,左右腦的訊息就無法互通,不正常放電就被侷限於單側大腦,發作的嚴重程度也隨之降低,減少發作受傷的機會。

   

    胼胝體切開術可選擇前面之2/3、3/4、4/5或全部切斷,但是,當溝通協調的橋樑斷了,左右腦之間的正常聯繫也會受到影響,比如分屬左右腦的視覺區和口語區,如果缺乏胼胝體傳遞訊息,當眼睛看到鮮艷的蘋果,口中卻可能說出香蕉等回應,這就是左右腦訊息被阻斷所造成的分離綜合症,這些現象多半出現於胼脂體全部切除之個案。

 

效果:無法根治,只能減輕癲癇發作的程度。

風險:若胼胝體全部切開後,可能出現大腦意識與手腳運動不協調等分離綜合症,需要依靠復建來加強其連結性;若是局部切除,則該現象很少出現。

 

大腦半球切除術

    如果大腦單側有多個病灶,可以直接切除該大腦半球,根除癲癇的發病源頭。臨床上不常使用此手術,除非孩子病情嚴重、危及生命,才會直接切除大腦半球。

效果:切除後可有效降低癲癇發作。

風險:被切除之大腦半球的功能全部喪失。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

癲癇外科漫談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