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熱的夏天常讓小編汗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下不停,採訪妮妮媽媽當天正值日正當中,媽媽一早騎著摩托車送妮妮去上課,中午下課後再送孩子回家午睡一會,接著從中和至板橋等地進行復建,週一至周五不間斷的風吹日曬,只為把握孩子的最佳黃金治療期、給予適當的引導與復建,這不僅是母愛,更是積極、樂觀的極至表現呀!

     多發兒未來將持續與您分享更多感人、勵志的故事,希望帶來一些希望和啟發,也請大家不吝留言,給這些認真的家屬們一個愛的鼓勵!


文 / 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 愛說話小編

     如果不說,單看照片很難相信那笑容甜美的女娃兒已罹患癲癇3年多,身旁的媽咪更是一臉笑容,散發快樂的氛圍。「你笑,孩子才會跟著笑!」妮妮媽媽這麼說,也就是這樣的樂觀態度,支持這對單親母女走過這三個年頭,未來,她們還要攜手與病魔奮戰、朝健康之路邁進。

     俗話說:「態度決定高度」,這句經典名言不止可用於職場發展,套用在教養上同樣受用。領有重度殘障手冊的妮妮,發展上有多重障礙,但是媽媽從未灰心喪志或自怨自艾,積極帶著她從事各種復建,用樂觀、正向的態度照顧妮妮、用心經營親子生活,就算出門都要推車或是揹著妮妮,依然不減母子倆享受散步、逛街、上館子的樂趣,對妮妮媽媽來說:「生活就是盡力做好該做的事情,其他就平常心以對。」 

3個月始發作 看遍各大名醫

     妮妮出生3個半月就出現癲癇症狀,剛開始一個月發作5~10次,10個月大時突然全身癱軟,連獨自坐著都有困難,直至今日仍然如此,同年紀的孩子已經在外跑跑跳跳,妮妮只能坐在推車中,睜著大眼好奇的探索外界。

     從發病以來,腦波、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等醫療檢查都找不出病因,讓家人很難接受癲癇的事實,但頻繁的發作讓媽媽不得不讓妮妮開始服用抗癲癇藥,也開始一連串的治療之旅。

     雖然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,但妮妮媽媽始終存有心結─罹病原因,為了找出致病的原因,媽媽隻身帶著妮妮踏遍台大、長庚、榮總、童綜合等北中地區各大醫院,經歷了遺傳疾病、基因代謝疾病的檢驗,看著妮妮每次檢驗都被迫注射睡眠藥而昏沉、癱軟,並且反覆抽血、抽脊髓液,卻始終找不到病因,媽媽心疼妮妮所受的檢驗之苦,決定接受癲癇,轉而積極投入復建課程。

 

教養秘訣:不放棄、不強求

      癲癇是一種腦部神經異常放電的表現,如果反覆發作,可能傷及腦部功能,造成發展遲緩問題,妮妮就是如此,癲癇造成她的動作、語言等等障礙。3歲半的妮妮體重僅10公斤,動作發展停留在襁褓中嬰幼兒的階段,語言也僅限「媽媽」等少數疊字,生活都需要媽媽細心照料。

     「雖然學得慢,但是要相信她聽得懂、盡力教、盡量做」為了妮妮的復建,媽媽跑遍各大醫院的早療單位,並和其他家屬分享交流,逐步找出最合適的課程與步調。「當初進行水療時,妮妮哭了快一個月才適應,但只要對孩子好,我就會堅持到底,慢慢就會有效果,現在她也很喜愛玩水。」「為母則強」的韌性與堅強在此表露無遺。

      6歲之前是早期治療的黃金階段,媽媽每日帶著妮妮到早療中心、兒科診所進行復建。週一到週五早上陪妮妮至社福團體的幼稚園上課;下午則排滿了語言、物理、職能等課程,健康狀況好時就到附近的游泳池進行水療,晚上回家也沒閒著,只要妮妮精神不錯,就反覆練習白天所學的課程內容,希望積極的復建可以早日跟上正常發展的腳步。

     雖然積極投入復建與學習課程,但是妮妮媽媽強調:「凡事都盡量去嘗試,至於結果就平常心看待」。癲癇兒童的學習發展受限於疾病,很難有制式的歷程表,媽媽認為與其執著於孩子的進步程度,不如保持平常心,將每次的進步視為驚喜,也許就是這種樂天知命的態度,讓這對母女維持良好的情感,只要彼此的一個笑容,就又有了前進的動力。

    「平常心」的態度看似接受命運安排,但實則是柔軟的韌性,將母愛綿延成緊密的網絡、守護孩子的每一步發展,相信未來她們也將持續以積極、樂觀的態度,寫下一頁頁專屬於母女間的動人故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