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

      癲癇俗稱「羊癲瘋」,最為人知的就是全身僵直發抖、口吐白沫、雙眼上吊等發作症狀,也因癲癇發作的激烈反應,造成人們的誤解與害怕。然而,癲癇既無攻擊性,也不會傳染。

     大腦就像是一台超高效能的電腦,總管人體的肢體運動、反應、情緒,所有的訊息傳導皆仰賴腦神經細胞,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溝通、對話則是透過「電波」來傳輸,就像是手機通話需仰賴電磁波訊號,如果訊號太弱,就會導致收訊不良;電波傳遞速度過快,就會造成傳遞失敗,形成所謂的「不正常放電」,也就是癲癇     
     由於大腦總管全身運動、感覺、情緒等功能,因此,癲癇的症狀也會因不正常放電的位置與範圍,而有不同的表現與類型,比如亂放電的區域掌管運動,可能突然無力跌倒;聽覺區則可能聽到異常聲音。此外,神經的不正常放電具有傳染性,會不斷向外擴張,也就是說,當小規模的不正常局部放電反覆發生,就會影響到周邊神經,造成周邊神經亦不正常,範圍逐漸向外擴大後,就會造成大規模的不正常放電,也就是癲癇的大發作。

罹病原因 多數仍未知

     癲癇的發生率大約為1%,也就是100人有1人罹病,它沒有特定的好發年紀或族群,任何人在任何年紀都可能罹患癲癇。至於腦部為什麼會不正常放電呢?根據研究,目前所掌握的癲癇首要病因為隱因性病因(60~70%),也就是依目前的醫療科技尚無法找出病因,其餘原因多與腦部病變有關,包括腦部外傷、腦瘤、腦出血等,此外,少部份先天性異常、家族病史亦可能造成癲癇

醫療檢查 揪出癲癇

      醫療科技不斷進步,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造影等技術已取代傳統侵入性檢查,無痛、無侵入、快速讓身體內部結構全都顯影,圖片所透露的訊息有時勝過千言萬語,有助於醫師診斷與治療。

      腦電圖癲癇檢查的第一步驟,將電極片貼在頭皮上,就能紀錄腦神經細胞的活動,再製作腦波圖,供醫師診療判斷。如果腦波找不出任何異常訊息,就可以考慮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,這兩項檢查屬於大腦的構造性檢查,利用醫療科技將腦部的結構顯影,藉以找出大腦內是否有任何異常病變,比如腦瘤、不正常鈣化或平腦等問題。

抗癲癇藥的治療原理

     當醫師診斷為癲癇並開立抗癲癇藥後,建議應按時服藥。抗癲癇藥從嘴巴吞服之後,隨即來到掌管吸收的腸胃,然後進入遍佈全身的血液系統,到達特定的組織細胞即展現專業的作用、發揮特定功能。

     抗癲癇藥物進入正確的地方,改善了病情之後,藥效就會快速出現;但抗癲癇藥物在體內循環時,如果出現非預期的症狀表現,就是副作用。抗癲癇藥物的吸收就像攝取食物營養一樣,吸收的同時也不斷在代謝,養分有進也有出,因此,必需適時補充抗癲癇藥,讓體內維持一定的有效藥量,才能充分發揮抗癲癇藥物的效果。

     抗癲癇藥物在體內的終站就是排泄,肝臟是解毒的工廠,可以分泌膽汁,具有消化脂肪、代謝脂溶性藥物等功能;水溶性高的藥物則透過腎臟過濾排泄,最後隨著尿液排出體外。藥物劑量的多寡與代謝作用息息相關,如果劑量過高,容易造成肝腎負擔,對於肝腎功能較弱的兒童與老人更要小心使用。此外,患者若長期服用特定藥物,也要事先瞭解該抗癲癇藥物對於生理功能的影響,並且定期做肝腎功能及血液血球的檢查,若有任何變化才能及時調整抗癲癇藥物的種類與劑量。

吃藥沒效 頑固型癲癇在搗蛋

     抗癲癇藥換了數十種、不斷增加劑量,為什麼癲癇還是不斷發作?醫學上對於抗癲癇藥物無法控制的癲癇稱為「頑固型癲癇」,其定義為:替換2種以上抗癲癇藥物,長達1年以上仍無法控制病情者。

      目前來說,癲癇的治療仍以抗癲癇藥物為主。但根據醫學研究,約有30%的癲癇患者無法藉由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病情,癲癇依舊反覆不斷發作,造成腦神經受損部位不斷擴大,生理功能退化,這就是頑固型癲癇,又稱為難治型癲癇

      頑固型癲癇的成因包括血腦屏障功能過強、診斷與用藥不確實、體質因素、服藥習慣錯誤等等。血腦屏障為大腦與血液中的過濾、阻隔機制,避免對大腦有害的外來物質進入腦部。因此,血腦屏障功能過強者,腦部會將血液中的藥物視為有害物質、排斥吸收,腦神經自然無法接收到藥物,病情也無法有效控制。

藥物之外的治療法

     頑固性癲癇病患也無需悲觀,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目前還有生酮飲食ACTH荷爾蒙療法腦部手術以及迷走神經刺激術等治療方式。如果已用藥2年以上仍無進展,可以與醫師討論上述積極治療之方式。

誘發癲癇的7大原因

     癲癇的成因相當複雜,發作更常合併多種不同症狀之表現,9成的癲癇患者沒有固定的誘因,但有少數癲癇患者容易被生活中的特定因子誘發癲癇,這些容易被特定因素所誘發的癲癇,即稱為「反射性癲癇」。

     如果能找出自己的誘發因子,就能做好預防及保護工作,減少癲癇發作頻率。比如「光敏感型癲癇」,就應減少看電視、電玩的機會,並加裝護目鏡,外出時避免直視陽光,並加戴太陽眼鏡。

1. 飲食:避免攝取咖啡、酒精、茶,煙酒更容易刺激神經引起發作,應該列為拒絕往來戶。

2. 生活坐息:規律的作息是健康之本,熬夜容易打亂生理時鐘運作,誘發癲癇

3. 用藥:未經醫師同意不可擅自減藥、停藥,使用安眠藥、感冒藥也需經過醫師確認同意。

4. 感冒:感冒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感染、發燒,可能促使癲癇發作。此外,部分感冒藥的成分也容易誘發癲癇,建議就醫時特別提醒醫師注意藥物成分。

5. 光敏感型癲癇:對於聲光刺激或是突如其來的強光所誘發的癲癇,稱之為「光敏感型癲癇或是「光反射性癲癇」,這類患者外出時應該戴太陽眼鏡;平時也要避免接觸電視、電玩等聲光強烈之物體。

6. 聲音反射性癲癇:又稱為「驚嚇性癲癇」。經由鞭炮、喇叭聲、強風造成門猛然關上所發出的巨大聲響所誘發之癲癇,預防的方式為輕聲細語、減少巨大聲響、外出時戴耳罩等,將可能之傷害降到最低。

7. 經期性癲癇:月經來潮時,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會誘發癲癇發作,發作時機包括月經前後數日,這類患者可以考慮於經期間服用黃體激素等藥物,藉以控制癲癇發作。此外,建議維持正常坐息,避免過大壓力造成經期紊亂,都是避免癲癇發作的方式。

 

其他相似症狀

1. 熱痙攣

     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到6歲之間的兒童,發生率約為2~5%。症狀表現和癲癇的大發作有些雷同,常會出現肌肉僵直、抽搐、雙眼眼睛上吊等症狀,最大的差異在於熱痙攣通常伴隨著發燒,只要燒退了,症狀就會消失。

     熱痙攣通常發生於高燒後24小時內,當體溫竄升到39℃後,嬰幼兒突然出現雙眼往上吊、全身僵直及手腳抽搐,並且可能有失去意識、叫喚都沒有回應等症狀。簡單型的發作時間通常於15分鐘內結束,而且不會於24小時內復發,此類熱痙攣通常不會影響智力,孩子都可正常發展,反之,若發作時間長,且反覆發作,就要懷疑癲癇的可能。

2.翻白眼、眨不停

     當腦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的區域影響視神經,就會出現眼睛的相關症狀,包括不斷眨眼、翻白眼、雙眼斜視等等,發作的時間從幾秒到幾分鐘不定,因此容易被忽略,家長倘若有任何疑慮,建議就醫診斷,一則可減少心中的不安焦慮;二則可把握早期療育的黃金期。

3.發燒昏迷,腦炎在作怪

     腦炎主要是病毒感染,多數都可以痊癒,但少部分細菌、黴菌、寄生蟲感染者,需要施以特定療法,出現癲癇、智能退化以及行為異常等併發症的發生率亦比較高。腦炎的症狀主要為發燒、頭痛、哭鬧不安,有時會因腦壓增高而嘔吐,當病毒侵犯到腦組織的內部,可能會有語無倫次、行為異常、昏迷等症狀。

 


延伸閱讀

不吃藥,這樣也有效! 

   Q10治癲癇,有影嘸? 採訪諮詢 / 彰化基督教醫院  小兒神經科  張明裕醫師 

   生酮飲食,吃出健康力!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我適合荷爾蒙療法(ACTH)嗎? 

       採訪諮詢 / 台灣大學附設醫院 小兒部 小兒神經科 范碧娟醫師 

   試驗中的新技術─幹細胞療法   

      採訪諮詢 / 台北醫學大學.署立雙和醫院 小兒神經科 王傳育醫師 

   傳承千年的傳統中醫+針灸 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

   癲癇治療的新契機─迷走神經刺激術  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

  

發展學習+復建 

給家屬的建議 

   愛與耐心  照亮復建學習之路  採訪諮詢 / 親子心語工作室 蔡佩潔心理師

   身邊有多發兒  請你這樣做!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發展學習與復建

   1課‧語言有狀況  採訪諮詢 / 親子心語工作室 蔡佩潔心理師

   2課‧認知障礙  採訪諮詢 / 親子心語工作室 蔡佩潔心理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生活照護與安全

生活照護二三事 

    發作了!第一時間處理8要訣 

        採訪諮詢 / 馬偕醫院新竹分院  小兒神經科主任  李松澤醫師 

    代看癲癇患者的必知要訣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癲癇發作,請你這樣做!  採訪諮詢 / 署立雙和醫院  小兒神經科  王傳育醫師 

    就醫篇:3大狀況,請找醫師!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破解隱藏的壓力  癲癇患者手足好融洽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生活篇:健康從良好作息做起!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觀念篇:確診後的必做功課─面對、接受、處理、放下 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 就學篇:我要快樂上學去!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 

   小撇步!打造安全的家園     / 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



arrow
arrow

    多發癲癇兒分享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